中国青瓷小镇·披云青瓷文化园
在线客服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日 :8:30-17:00
 联系方式
咨询电话:0578-7322000
团队预订电话:13857056500
地址:浙江省龙泉市上垟镇
新闻详情

古瓷鉴赏|龙泉窑花口碗和“蚂蝗绊”

转自于  丽水市处州博物馆  叶英挺

题记:今日记起曾经遇见的一件梅子青釉花口碗,深深思念一番,写下些文字,正要发时在另一公众号上看到有关马蝗绊的文。没错,一说南宋花口碗,都会令人想到日本的马蝗绊。至于盛名副与不副,其实并不重要,一件骨董的深刻价值绝不仅仅取决于其工艺上的良莠。


花口碗,龙泉窑经典碗式之一,历代均有烧造,尤以南宋出者为佳,其基本造型为敞口,口沿等距捺六出花口,弧腹,圈足。以下举几例,孰优孰劣不言自明。


北宋/南宋早期 “金玉满堂”铭花口出筋碗



南宋梅子青釉花口碗



严格来说,花口只是一种用以修饰器物口部的样式,故花口之碗,碗形并无定式,此处只择式样接近,有比较意义者作排比,以明其个中之相承与嬗变,时代风格之差异。以个例而言,以上每件均是良品,但相较之下,南宋梅子青釉花口碗,花口明朗清晰,虽素面却以其浓翠温润,如蕴碧水的釉水令诸碗失色,虽口有小磕,冲线一条,仍瑕不掩瑜。

这也令我想起日本著名的“蚂蝗绊茶瓯”,不完美之美。


这只青瓷茶碗在日本早年的一些图录里称为“青瓷砧马蝗绊” (“砧”是日本人专门用于称呼南宋龙泉的词汇,其具体含义笔者曾在纸槌瓶一文里有解析),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,改称较通俗的“青瓷茶碗(马蝗绊)”,级别是“重要文化财产”(日本的艺术品定级标准是:国宝、重要文化财产、重要美术品三类),与之一同流传下来的,还有用于存放这只碗的中国产漆器圆盒。

笔者曾查阅过相关文献,日本儒学家伊藤东涯《绍述先生文集》里有一篇《马蝗绊茶瓯记》,记载得非常详细。

日本安元初年,相当于我们南宋淳熙初年,小松内府平重盛舍金给杭州育王山寺,寺里的佛照禅师回赠器物,这只茶碗便是其一。育王山就是现在的玉皇山,五代吴越王钱氏曾迎明州(宁波)阿育王寺佛舍利于此供奉,所以那时候也叫“育王山”。宗教寺庙曾经在中日文化交流上起到很大作用,中国古代有很多东西通过寺庙僧人流传到日本,比如茶器,建盏,龙泉窑青瓷茶器就是实例。日本现在很多博物馆、私人藏家都拥有不少精品龙泉,这个一方面是当时大规模的商品贸易,也有一部分是宗教交流出去的,尤其是很多精品。

这只茶碗后来被室町时代的大将军足利义政得到,他视为宝贝,“最其所珍赏”。可是碗底出现了“璺”,一条裂纹,毕竟快过去三百年了,于是他派人将碗拿到中国大明,希望能求得同样的茶碗,可是佳器难再得,最后让补碗匠给这碗打上六个锔子带回到日本。以前的碗啊,缸啊有了裂缝将破未破都是这样补几个钉子继续使用的,日本则称之为“鎹”。由于锔碗钉看上去有些像蚂蝗,大将军反而觉得有趣,就叫它蚂蝗绊茶瓯,并将它赐给自己的手下宗临保管。伊藤东涯就是在宗临家族的第九代后人那里亲眼目睹到这只碗的。

“翠光莹徹,世所稀见”,不知道这是不是伊藤东涯发自内心的赞叹。在早年的图像里,这只茶碗确实青翠得如渲染似泼墨,但和实物是有差距的,青瓷难拍,容易产生色差,这也是拍的人溢美吧。而且,类似的花口茶碗在日本不只一件,甚至也有类似的马蝗绊碗。如マスプロ美术馆收藏的青瓷轮花碗,外形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茶碗高度相似,亦带锔钉,品质上并不逊色于前者。

一只打了补丁的碗还被世代珍藏,奉为至宝,我们中国人可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,但它确实曾被日本的统治阶层所看重,有历史、名人效应的积淀,这是马蝗绊茶瓯的高附加值所在。我们现在搞艺术品收藏也是这样,不单单是艺术品本身的质量,有些带款识的,流传有序的,往往就身价倍增。所以,我们搞收藏,还需要学会如何看待器物,一件骨董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其工艺上的良莠。当然,器物本身的品质是一个本位,否则本末倒置,所有的“故事”、“传说”也就丧失意义。


文章分类: 乐茶悦瓷